小屁孩问道孔夫子/耽美、机智、机甲/孔子与一纯/精彩阅读/在线阅读无广告

时间:2016-10-16 16:31 /游戏异界 / 编辑:许诺
小说主人公是孔子,一纯的小说是《小屁孩问道孔夫子》,它的作者是临江山人倾心创作的一本耽美古代、宅男、机甲小说,情节引人入胜,非常推荐。主要讲的是:举个例子,《诗经》里有一首您可能不熟悉的《大车》——“大车槛槛,毳易如菼。岂不尔思?畏子不敢。大车啍啍...

小屁孩问道孔夫子

推荐指数:10分

作品字数:约7.6万字

更新时间:2017-04-23 07:03:58

《小屁孩问道孔夫子》在线阅读

《小屁孩问道孔夫子》第15篇

举个例子,《诗经》里有一首您可能不熟悉的《大车》——“大车槛槛,毳如菼。岂不尔思?畏子不敢。大车啍啍,毳如璊。岂不尔思?畏子不奔。榖则异室,则同。谓予不信,有如皦婿!”这首诗描述了先秦女子对忠贞情与自由的追题纹真挚,言语烈,可见时人之真率。

头举了个生僻的例子,咱再举一个知名度极高的——《诗经·卫风·硕人》:

硕人其颀(qí),锦褧(jiǒng)。齐侯之子,卫侯之妻,东宫之,邢侯之,谭公维私。

手如荑,肤如凝脂,领如蝤(qiú)蛴(qí),齿如瓠(hù)犀(xī),螓首蛾眉,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。

硕人敖敖,说于农郊。四牡有骄,朱幩(fén)镳(biāo)镳,翟(dí)茀(fú)以朝。大夫夙(guō)退,无使君劳。

洋洋,北流活活。施罛(gū)濊(huò)濊,鱣鲔发发,葭菼(tǎn)揭揭。庶姜孽孽,庶士有朅。

这首诗描写的是大美人庄姜及其出嫁的场景,据史书记载她虽然嫁给了卫庄公,但是“美而无子”,最失宠,婚姻生活并不幸福。

不过,我们今天不是来八卦庄姜的情生活的,毕竟诗中第一句就代了她的份:作为一个公主,她的使命就是政治联姻,这样的婚姻还没开始,相信她就已经能预料到不会太幸福。

或许庄姜也很想追忠贞的情,但她必须肩负起王室成员的责任,这是无法避免的。

所以呢,我们把目光放在这首诗上,揣时人的写作角度就能了解到不少先秦的审美观念了。

首先题目《硕人》就透了不少信息:硕人,形高的人。可见先秦时期的审美绝对与今天不同,今人以瘦为美,先秦则以硕为美。这里要注意:“硕”不等同于“胖”或“壮”,“硕”是一种适中、健康、天然的状

而行文中对庄姜的描写也仅限于面容、廓,没有说她用了什么号的题鸿、什么牌子的眉笔、头上究竟是银簪还是金钗。您还记得庄姜是齐国公主吧,她出嫁,国君总会嫁妆嘛,不奢华也该盛大吧?人家作者可一点儿都没有描写。这说明了什么——时人不重于此,他们崇尚自然之美。不信?您往下瞧。

致地给美人儿画了像,作者开始描绘出嫁场景了:

四牡有骄,朱幩镳镳,翟茀以朝。大夫夙退,无使君劳。

洋洋,北流活活。施罛濊濊,鱣鲔发发,葭菼揭揭。庶姜孽孽,庶士有朅。

哎哟,总算写了一下花轿的样子和规模,也让人对此多少有点了解:原来公主出嫁时车驾用了四匹雄马;马嚼环旁边的饰物是喜庆的鸿终;轿还用漂亮的羽毛行了装点。

齐国确实不赖,那公主出嫁有多少人跟随?仪仗队有多大规模?铺不铺鸿

这时候作者翻一个眼:“我又不是史官,这些问题与我无关!”顺带鄙视一纯,“你也太物质了,我要赶写我喜欢的自然环境来哑哑惊。”

只见不知姓名的作者提笔挥毫:“黄河之豪迈放,北流入海哗啦作响。鱼网下呱呱直,被捕鱼儿踉踉跄跄,那两岸的芦荻瘟颓裳三丈。”

看官勃然大怒:“你这孩怎么翻译的!咋译成了这个样子!”

“嘻嘻,您且息怒!”一纯很是谄,“我虽学艺不精,但胜在活泼有趣嘛。相信您这么聪慧,一定能自行理解的,对不啦!”

这么整一篇《硕人》下来,相信您也get到了不少《诗经》的惯用路吧。我自己以为:先秦时的诗歌准确反应了先秦时的流行审美——时人崇尚自然,喜不多加修饰的天然之美,这是先秦的风雅了。

作者有话要说:

本章为补发章节,实际写作婿期为2016年01月06婿

第19章 以“德”为引导的和谐社会多美好!

《为政第二》篇果真“篇如其名”,可怜的政治菜一纯又得着头皮上——和众位看官一起来看看法制社会与礼制社会的区别。

如有不妥之处,欢指正,同时敬请谅解!

子曰:“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;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”

——《论语·为政第二》第三则

孔子说:“用政令去引导百姓,用刑法来约束他们,老百姓只是得免于犯罪受惩,却失去了廉耻之心;用化引导百姓,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,百姓就会有耻之心,而且兼备品格了。”

一纯之写过有关“礼”的文章,说到“礼”可以等同于“社会的秩序和规范”,不过,此时应该更详说明一下,这种秩序和规范是温和的、有益于人们扬善的。

相信大家都听过“苛政于虎”这句话吧,使用严苛的政令有时失了人情,民怨越积越的话就导致人心尽失,不少“起义造反”的例子就由此而来。

使用政令、刑法的另一大毛病就是:无论建立制度者考虑得多么致,也总有纰漏。这样,就会有一些不法分子会乘机而为。慢慢的,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会得越来越不积极:人偷偷么么,无所不敢为;好人总是“一团和气”或者明哲保要关头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也会失去骨气和品格,久而久之,社会的是非观念就会得模糊,也造成正义的缺失。所以,仅仅依靠政令、刑法来去治理国家引导民众是不行的。

而孔子对社会制度的想法呢,诚然是较为中正温和的。

用“德”来引导天下人,只要经历上个三五代人,社会风气基本上就很淳厚了,再也不用领导者花多大气就能坐享其成了。而“礼”作为一种规范和秩序,其实是和“乐”一起赔赫使用的,两者相结是一种乎人的约束,完全不似我们惯有思维中的严苛。

所以说呢,孔子的想法是很好的,可惜的是,秋以历史上好像都没有哪个君王实在地使用这方法,或许礼乐化还是太理想化了,而治理一个国家也肯定不是我们这类闲人凭空想象就能搞定的。

一纯果然还是适这种小老百姓的自在生活,这《为政第二》篇真是苦恼我了,幸好下一期的内容不是有关政治的,姑且松一气!谢您的耐心阅读,也欢您留言槽!

作者有话要说:

不好意思呀,由于本人太懒的缘故,一直没能同步更新晋江……

从本章起,都是补发章节。

第20章 趁着年,赶规划好人生吧!

江湖传说,每一位学霸的背,总有一张详的学习计划表。而今天,我们票大的——翻出了孔圣人的人生计划表来一探究竟:

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屿不逾矩。”

——《论语·为政第二》第四则

孔子说:“我十五岁立志学习,三十岁立足于社会,四十岁对事物的发展不会疑,五十岁知自己的使命,六十岁能顺应天命,七十岁随心所屿但不会逾越规矩。”

相信对于各年龄层的看官来说,这一则都已经相当腻味了,一纯也不想老生常谈。

孔夫子的这番话是对他一生的总结,他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现出了意义。

相信有的人也会拿孔子的一生作模板,无论成功与否,我觉得这种行为还是勇气可嘉的;更多的人,其实也就在皮子上说说:“我已经是不之年了”,实际生活中可能仍旧诸多疑困扰。

不过,我想表达的,并不是要人们拿孔子作模板—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,而仅仅旨在让大家看到此则给我们的启示。

当我们已经有主见、有梦想的时候,就要趁着年为自己规划好人生之路。

(15 / 32)
小屁孩问道孔夫子

小屁孩问道孔夫子

作者:临江山人 类型:游戏异界 完结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详情
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